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大同市盲聋职业中学 > 科研 > 聋儿家长康复培训的实践及对策研究

科研

聋儿家长康复培训的实践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8-02-08

【内容摘要】家庭是聋儿入世的第一学校,家长是聋儿第一任教师。在聋儿康复与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聋儿康复成功与否,家长是关键。因此,要做好聋儿家长的康复指导与培训,提高家长素质,形成康复合力,家校共建,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聋儿  家长   手语   培训

一、聋儿家长康复培训的必要性

聋儿成长的各阶段都离不开家长,家长也需要老师的帮助与辅导。家长培训在帮助家长树立康复观念,明确康复目标,增强康复信心,了解康复过程和学习基本方法等方面都很有必要。 

(一)让家长了解聋儿康复 

聋儿康复是利用多种康复手段,充分发挥助听和学语设备的作用,开展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聋儿能听、会说,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聋儿康复决不是简单的学前教育,它的实质是听力补偿和听觉语言功能训练,包括听觉康复、言语矫治和语言教育等。聋儿家长培训首先要让家长明白“聋儿康复”是怎么一回事。 

(二)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有人会说,自己生的孩子谁不知道?其实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对自己的聋孩子认识就不够,传统观念认为“聋”也就“哑”,指望不大了,能认得名字会几个数就可以了。我接触过的家长刚开始不少都有这种想法。聋儿家长培训,关键要让家长看到康复的希望,帮助家长树立信心,配合机构做好做好相关工作。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相结合和康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已经为聋儿康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条件,康复机构要让家长从康复的可能性上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转变观念,看到康复的希望。 

(三)让家长学习康复知识 

聋儿康复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系统工作,它涉及到耳科学、听力学、言语病理学、电声学、康复学等学科的知识。聋儿康复讲究时效性和专业化,是一项抢救性工作。聋儿家长培训一定要用专业的知识武装家长的头脑让,让家长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以便于配合老师开展听觉语言训练,达到家校同步,形成康复合力。   

二、聋儿家长培训的模式 

(一)跟班学习 

多年来,对于一些有时间条件,有学习能力的家长,我们都要求他们进行跟班学习,时间长短视家长实际情况而定。跟班学习有两个好处:

一是孩子比较小,刚进机构训练还不适应,家长陪着孩子学习一些短时间,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生畏情绪,,减少聋儿对康复训练的抵触心理,形成亲子课堂,使聋儿在温馨的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

二是家长可以同步学习康复技能,即时掌握教学进度,便于家庭康复和机构康复的有机结合。跟班学习还可以让聋儿家长更深切地了解到康复教师工作的艰辛,更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二)专题辅导 

平时,我们会不定期安排一线的骨干教师或邀请有经验的专家,针对家长在聋儿康复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突出问题和比较有共性需求开展专题辅导。去年,我们就争取有经验的康复专家来开展了一次专题辅导,家长们积极参加,互动热烈,效果很好。抢救性康复项目扩大后,我们又请残联的项目官员做专题讲座,为家长解难答疑。因为辅导对象都是进机构训练的聋儿家长,他们不等同于康复教师,所以培训要求不能定得太高,内容要深入浅出,只要能达到或基本达到培训的主要目标即可。 

(三)家校共建 

家校共建已经正式启动,我们安排了精干力量负责此项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工作,促进了家校联系。家长学校平时负责收集家长的培训需求和热点问题,每学期至少举行12次家长培训,主要解决一些全局性的、普遍性的问题。 

通过家校共建,可以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家长参与康复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家长培训的几种模式是相互补充、不可或缺的,都是指向家长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家长培训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康复技能,提高他们参与聋儿康复训练积极性。 

三、聋儿家长培训的内容 

聋儿家长要掌握的内容很多,包括聋儿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听力学知识和助听设备、家长心理辅导、后续教育等,可以根据康复机构自身情况和家长需求来确定。 

(一)基本知识培训 

虽然聋儿进入了机构有专业教师进行康复训练,但是作为聋儿家长也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把家庭训练作为机构训练的有效补充,让机构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延伸到家庭训练,提高康复实效。 

助听器的使用与保养知识是首先要让家长掌握的。现在进入机构训练的聋儿基本上都佩戴了助听器,我们一般都会把认识助听器上的符号标志,电池与开关,正确佩戴耳膜和助听器的保养等常识首先告知家长,便于他们熟练操作。 

聋儿康复首先是听觉康复,听觉训练也是要求家长掌握的。聋儿在机构训练每周只有5天时间,加上节日和假期,一年里其实有很多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如果家庭听觉训练跟不上,康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听觉训练的实质是训练聋儿听懂听到的声音,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聋儿养成使用助听器的习惯,并通过听觉功能训练,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发挥听觉的潜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言语听觉和有声语言。我们经常提醒家长,一个良好的听环境,可以使聋儿的听觉较为充分地显露出来,不良的训练环境,也会使孩子的听觉受到掩盖。 

聋儿的残余听力常常处于被动或睡眠状态,听觉训练的具体声响要从自然声中提取,又要把听觉引导到自然声中去;从有声语言中提取,又要引导到语言交往中去。聋儿放学或者回家了,对一些重度听力损失的聋儿,我们让家长从低频音开始,从较大音量开始,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情境,用鼓声、喇叭声、喊叫声甚至敲击声做噪音刺激训练,培养聋儿听的兴趣和习惯。第二阶段,我们会建议家长用比较简单的,节奏感强的儿童歌曲进行乐音刺激训练。乐音刺激可以结合简单的律动进行,逐步让聋儿进行乐音与动作结合、与语言结合、与情境结合进行训练。根据机构的康复计划和孩子的训练进展,还建议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高一级的辨音训练,要让聋儿掌握声音的有无、大小、远近、方位等,主要是要让聋儿逐渐知道什么事物会发出什么声音,帮助他建立听觉概念,为听懂有声语言打下基础。听觉训练是十分重要而又便于家长操作的,聋儿家长培训必须要让家长掌握并付诸实施。 

对一些素质较高,条件较好的家长,还要让他们学习言语矫治和语言教育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学习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共鸣训练、构音训练和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让孩子回到家也能接受同步训练。聋儿听觉和言语的康复离不开家庭语言,离不开家长对聋儿的训练,聋儿若能与其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他学到的将是最有效的语言,这将会大大促进聋儿康复的进程。 

(二)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每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时,对每一个父母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对聋儿的康复和前途至关重要。 

“聋儿的康复首先是家长的康复”。家长培训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家长调整心态,树立康复的信心,形成正确的认识。要让每一聋儿家长清楚的认识到聋儿康复是有希望的,但也是需要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的。要想让孩子康复,家长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康复知识,掌握基本的训练方法,形成一定的康复技能,配合机构开展家庭康复。如果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期,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经常通过展示一些聋儿康复的成功案例帮助家长找回自信。《从哑女到神童》是我学生时代就珍藏的一本好书,我也借给很多聋儿家长看过。有一次,我把书借给一位新来的聋儿母亲,她当晚就打电话向我“表决心”,说一定要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康复。电话那头,哽咽并带着激动的话语让我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和母亲的伟大。我早年带过一个耳聋女孩,康复效果很好,后来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并顺利考取北京的大学。通过走访身边成功的家庭,看看其他聋儿戴上助听器后怎样学会说话,怎样融入社会,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这些身边实实在在的成功例子,对于每一位还在彷徨和中途受挫的聋儿家长来说无疑都是一支强心剂。越来越多的聋儿已经康复这一事实说明,只要家长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社会的理解与老师的支持下,孩子聋而不哑,融入主流社会,是大有希望的。 

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有个别家长有这样的心理,认为聋儿康复是康复机构和老师的事,只要把孩子送进机构就可以了。对于这些家长,我们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要知道,康复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需要社会支持,需要康复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去开拓,只有努力付出,才能收获成功。 

(三)项目工作培训 

随着国家与社会对聋儿康复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不少的扶持政策,比如,由财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共同发起的“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已于2009年在我国全面启动。有关部门对实施项目的康复机构有着更为规范、更加严格的操作规程,其中有些是需要家长配合才能完成的。康复机构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项目负责,对聋儿负责的态度,实实在在做好工作。政策解读、信息归档、表格填写等都是很专业的技术工作,有些需要家长协助,机构和教师要不厌其烦地给家长给予必要的培训指导,争取家长的配合,齐心把工作做得更好。 

(四)后续教育指导 

聋儿接受早期康复后,随年龄增长及早期康复任务完成,应进入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全面康复。1985年,联合国有关机构在天津听力障碍康复中心考察,提出聋儿康复的后续教育问题。聋儿早期康复的终结,就是聋儿后续教育的开始。早期康复后,不管效果如何都要进行安置。聋儿后续教育的形式有两大类:聋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我们要帮助家长认识规律,遵守规律,提出安置建议,从着眼于聋儿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通过客观分析孩子的情况引导家长确定孩子的教育安置。

四、对改进聋儿家长培训的设想与建议 

第一,山西的聋儿康复工作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人员、装备还是技术、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家长培训工作比较薄弱,家长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已经直接影响到我们聋儿康复工作的成效,建议上级部门能统筹兼顾,加强业务指导。 

第二,可以整合各康复单位的骨干力量,编写更专业,更权威,更富地方特色,更符合聋儿康复实际的家长培训教材,供各地聋儿家长学习使用。 

第三,在相关网站、微信平台上开辟“聋儿家长网校”和“家长论坛”等,为家长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平台,可以组织专家在线回答家长的疑问,对家长开展家庭康复进行在线指导,为他们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撑。 

学校不能代替家庭,教师不能代替家长。做好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家长参与应为成为每一个康复机构的共识。有家长的有效参与,将会大大缩短聋儿康复的进程,有我们的共同努力,聋儿康复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刘全礼著,《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 

2. 黄昭鸣、周红省著,《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中国残联社会服务指导中心编,《康复训练与服务手册》,华夏出版社,2003年。

 

 4. 余敦清主编,《听力障碍与早期康复》,华夏出版社,1994年。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