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大同市盲聋职业中学 > 科研 > 低年级聋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科研

低年级聋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

2018-02-08

 

【摘要】

     数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 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是聋生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语言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数学中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聋生的思维能力及灵活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最终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数学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思维

 

【正文】

数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 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形成和运用的过程。新课程下对聋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当前学校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学语言对聋生的学习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而数学语言是其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语言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数学中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可见,数学的语言能力是组成数学能力的一部分,对聋生在课堂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低年级聋生对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进行学习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数学语言能力的现状

1、手语对数学语言的表达存在局限性。

数学语言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特点,南最基础性的数字运算到数学正反比的判断,以及由对分数的简单认识再到函数复杂意义的深人理解,都充分显示了数学语言的抽象性特征。但是,手语却是以形象性语言为基础的,因此,导致了形象性与抽象性之间产生强烈的矛盾,因此,手语无法严密、准确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表达,并且在将手语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中,会大大降低信息的内容价值,甚至还会丢失。此外,涉及数学语言的手语是极为有限的一些词汇,因此,这些有限的词汇远远满足不了聋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需求。

2、语言转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为了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接受知识,有意识地利用自然语言对他们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指导,实质j 也就是说教师让教学语言更加通俗化,从而有效促进聋生对数学语言的内化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在对数学语言进行自然语言转化的过程,信息会发生或多或少的缺失情况,这主要是难于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手语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手语教师的水平而决定的。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对于聋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上有很大的困难。

二、采取各种形式,让聋生发展数学语言

1、启发动机,激发聋生对数学语言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读。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议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论让学生构建。所谓严,就是严格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表达要准确,严谨,表述简明扼要,并合科逻辑。把启迪思维和严格训练结合起来是发展教学语言的首要一环。

2、铺设阶梯,引导聋生运用数学语言

小学数学课要把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过程之中,巧妙地铺设语言阶梯,让学生学得深,记得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在教学“32个同学做纸飞机,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个同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这道题主要讲了什么事情?先告诉了我们什么?再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算什么?只要说清了这几句话,学生就从应用题的生活语言中找出了条件和问题,抓住了理解应用题的关键。接着再让学生口述解题的思路;要求每组有几个同学,就是把32个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个?这是把“数学语言”3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根据“要分的总数写在前面作被除数”,“平均分的份数写在后面作除数”,引出“32÷4”,转化为“数学式子”,使学生会用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再转化为“数学式子”,通过两个“转化”的数学语言阶梯,来发展数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数形结合,促进聋生数学语言的转化

数形结合是搭建抽象与形象的桥梁, 也是实现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变的有效手段。比如, 画线段图解应用题就是把生活语言变为可视的图像, 再把可视的图像变为数学语言, 列出算式。如有这样一道生活题:小明家养的鸡和鸭一共 38 , 鸡比鸭的 3倍多 2 只。鸡和鸭分别有多少只?学生如果能根据题目的条件转化为线段图, 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4、小组交流,培养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小组交流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名数之间的化法:43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4米就是400厘米,400厘米加上3厘米等于403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5. 比较辨析,把握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通过比较辨析,教师在教学中要区分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如生活语言中的角( 如牛角) 与数学语言中的角不一样;生活中常说皮球是圆, 而数学中必须指出皮球是球体, 它的切面是圆的。数学中“点在直线上”也与生活中“某物在某物的上面”不同; 数学中“数”与“数字”有着不同的含义, 而在生活中统称“数”;数学中的“比”与生活中的比( 足球比赛 20)的意义也不相同。

6、动手操作,强化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24-8”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24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48不够减,我可以打开一捆小棒再减,从24里拿出14148610再加616。”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7、课堂小结,提升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聋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低年级聋生表达能力有限,需正确引导使聋生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例如在学习了循环小数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语言虽然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聋生的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语言是进行理解和沟通的有效载体,而低年级聋生的数学语言训练要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长期进行,挖掘教材优势,以科学严格的语言训练来调节思维,来达到训练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灵活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最终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参考》 广西教育出版社 

《新小读者》 江西教育出版社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