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大同市盲聋职业中学 > 科研 > 应用于聋校初中数学教学的特色导学案

科研

应用于聋校初中数学教学的特色导学案

2016-07-15

作者单位: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  

姓    名:范志伟  联系电话:13934769803   邮    编:037006

 

【文章摘要】:

满足聋生“特殊需要”和潜能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对普校教材的整合,编写适合聋生学习的特色导学案,帮助聋生建立课前预习,课上质疑——小组探究——解决问题,课下分层完成作业的自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理念。

 

【关键词】:特殊需要   特色   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教师设计的一种学习方案。学生借助这种学习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在预习阶段和课上自主学习阶段使用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导航工具,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经过8年的一线教学工作,我逐渐对“特殊教育”的理解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升华为“有特殊需要”的教育,这样的认知和理解使我改变了教学思路,树立了新的教学目标,并借鉴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转变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把学生“特殊需要”的满足和潜能的开发当做教学的中心任务,使我的课堂更具特色。

去年我开始带初二数学,于是我在应用导学案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思想,并查找了相关资料开拓教学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课堂实践,由于聋生听力受损,语言能力退化,在交流方面存在偏差,课堂上老师所打的手势语,学生不能完全看懂或一半解,断章取义,同理,老师对学生所打的手语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使聋生无法逾越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难关,导致大部分聋生数学成绩偏低。而“导学案”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聋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下“导学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设计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增强了聋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方向性。

在校领导的指点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不断的探索实验中,将一份份精心设计好的特色导学案用在课堂实践中,在每一次的教学中体会每一份导学案的作用,课下再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及自己感受到的得失,重新修改,累积经验,将成功之处保留,将缺漏之处完善,争取设计的每一份导学案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当然不是每一个课题都适用导学案教学,而使用导学案教学的课题其导学案也不是相同的,即不能有“一案通”的思想,也就是说每一个课题的导学案都要具有特色,这样才能将导学案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和组成要素

    新课标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从而确定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即促使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改变常规的备课制度,现实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编写的每一份导学案除了按照以上的原则外,还以“课时”为基本单位.方便教学为宗旨,最终目的是以“学生为本”,促进聋生全面发展,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虽然不同课题的导学案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但导学案有其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预习自测课堂探究要点归纳当堂检测

二、特色学案导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1、构建知识体系,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聋生由于听力缺陷,语言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低下,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或者是东拉西扯,偏离问题的主题,因此聋生基本上不会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大部分聋生若只是看书进行预习,根本找不到课本提供的重要信息,如解题方法,重点内容,公理定理等,说白了就是聋生根本不会看书,因此预习这一教学任务形同虚设。而在使用导学案后,“导学案”上明确的罗列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需要回顾哪些旧知,需要看书预习哪些新知,哪些练习题是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用的是什么解题方法等等,这样无形中帮助聋生拉起了一条“学习线”,让聋生在上课前就明确了本节课的要点难点,让学生更有目的的参与教学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导学案的使用让很大一部分聋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动力,没有导学案之前,上课时学生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在哪儿,即使老师反复的强调,“这就是重点请同学们记清楚”但绝大数学生还是不明所以,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就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越差越远,最终导致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没有兴趣怎么会有动力,听不懂老师讲什么也就不想听课了,不会做题也就不想写作业,数学成绩当然越来越低。而使用导学案后,我发现原先并不突出的一些学生,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排斥上数学课,甚至有些期待老师上课,逐渐跟上了老师的步伐,老师提问也能踊跃回答了,课后作业也不抄袭他人了,甚至主动找老师询问自己不会的地方。

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存在着差异为了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特意导学案的课堂检测环节分层设计,让学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例如:我在设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导学案时,随堂测验的设计不仅在难度上分了层次,而且在数目上也进行了调整。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概念

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经过观察、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学习难点

在数轴上找公共部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预习指导

1、阅读课本P137—138页例1前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把          合起来,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合作探究、新知归纳

1、看书,观察、小组讨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并说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2、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填下表:

不等式组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不等式组的解集

x>2    ①

x>3    ②

 

 

      0    2  3

 

x<2    ①

x<3   

 

 

      0    2  3

 

x>2   

x<3   

 

 

      0    2  3

 

x >2   

x3   

 

 

      0    2  3

 

x<2   

x>3   

 

 

      0    2  3

 

 

三、分层测验、巩固新知

A组(孙骁、曹银奎、宋明军、张宏达)

1.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3)                      (4)

 

 

 

 

2、先简化不等式组,再求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B组(尉佳伟、张鑫鑫)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写出其解集。

(1)                        (2)      

 

(3)                       (4)

 

 

 

 

2.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解: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C组(王新、郝如伟、杨雨霏)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写出其解集。

(1)                        (2)      

 

 

(3)                       (4)

 

 

四、课时小结、总结收获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取法:

1、同大取_______________

2、同小取_______________

3、大小、小大____________

4、大大、小小           

 

    当我在课前发下这份导学案并告诉学生哪些需要填写,哪些需要看书预习,上课时学生已经通过导学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罗列出了,我只是简单的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就让学生做随堂测验,并且规定练习题目正确率高的同学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检测题。由于在课堂中引进了竞争意识,学生在好胜心驱使下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分非常活跃,尤其是平时不怎么突出的学生表现居然意外的好,张宏达同学就是如此,也是从这节课开始张宏达同学被定为本学期培优的对象。分层练习的设计,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设提高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3、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某些课题的导学案,基本上是在学生之间的生生互动探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下完成的;然后通过达标检测,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将普遍出错的知识点在全班进行讲解;个别出错的问题则化解在小组的合作探讨中,学生之间在讲解时比较融洽,没有拘束感,同时讲解的同学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 

 《实数》这一课普校教学大纲将其分为2课时,而我在教学进度表中设计为4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认识实数,明确有理数无理数定义。我在设计教学思路初,就把它定为自学内容,实数根本意义就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加上了无理数,扩大了范围。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思路为通过巩固旧知,引出有理数的分类,看书获得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经过观察,总结归纳出无理数的特征,锻炼聋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然后根据我校康复训练的句式,让学生结合句式总结出实数的定义,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是课堂训练和能力提升。(《实数》导学案如下)

                    6.3 实数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总结归纳无理数的特征,会区分无理数和有理数;

3、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总结归纳无理数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有理数的分类

(     )

例:有理数   3 =        - =              =         =

二、新授:

 

1、有理数                            (阅读书53页第1段)

 

 

2、无理数

(观察下面三组无理数的共同点,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无理数的特征)

①          ……             ②  -……

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168.3232232223…〔两个3之间依次多12

 

 

特征

 

 

 

3、实数

句式: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         

定义:                    都是               (阅读书53页第6段)

三、动动脑:

1.填空:

 在-19,3.878787…,,1.414,这些数中,

有理数是                                            

无理数是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是无理数.                                              (    )

(4)是无理数.                                              (    )

(5)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6)有理数都是实数.                                            (    )

 

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1)无理数集合:{                    …};

(2)有理数集合:{                    …};

(3)正实数集合:{                    …};

(4)负实数集合:{                    …}.

四、总结反思    

无理数的特征:

1.                          

2.             

3.                         

注意:                            

 

五、能力提升 

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实数集合{                   }

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我将这堂课定为自学课并作为本学期的示范达标课,大胆的尝试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学生充分的利用了导学案,按照导学案的步骤结合课本,经过小组讨论,将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都总结出来,而且通过两组学生的生生互动,将无理数的特征也总结归纳出,包括注意的地方,也就是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应将带根号的数换成开方开不尽的数。之后的随堂练习学生做的也很棒,能力提升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们对这节课评价很高,基本上符合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教学理念,而且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参与其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这节课在学期末被选为公开课,让全体老师学习观摩。

由于导学案设计考虑到了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这样就强化学生在每一阶段都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导学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训练,反馈小结等”要素中,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搭建起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和生本交流的桥梁。在导学案教学中我打破原来的“座位式”教学,组织“合作交流式”的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帮、互学、互教活动。这种形式达到了生生交流和生本交流目的,弥补了过去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交往的不足,促进了聋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跃起来。而巩固新知的环节又彰显出了师生的互动,也在教学中体现了个别化辅导的意图,个别化辅导不仅仅指辅差,还有培优,各班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并不均衡,要让每一个聋生身心都全面发展。在应用导学案一段时间后,聋生就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方法,老师不再是“一言堂”,而且学生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现在的“我要学”,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聋生还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主线可以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不再像以往所学知识点的存储是零碎的、片段的,毫无章法,因此也难以记忆,更不用说应用了,而现在聋生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联系和结合,形成了一张知识网,这样既可以快速记忆,还可以得心应手的将知识迁移应用,所以聋生的数学成绩也有所提高。

 

三、根据聋生特点制定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1、导学案的发放的时间——上课前一天。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预习。预习过程中要求填写复习回顾、预习提案两项内容,并将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老师针对“导学案”了解学完善教学设计。  

2、导学案的使用过程:首先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记忆预习过的教材基础知识。记忆结束进行“记忆检测”和“知识链接”。以上属于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完成后,课堂的下半部分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先将合作探究题目的思路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形成组内共识;然后每个小组将本组的答案展示,由同学和老师给予点评。  
  最后完成“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3、课后反思:上完课后,老师和学生分别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课后反思和学后反思。每隔一周,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 

四、杜绝“一案通用”的思想,克服导学案运用的误区

    误区1.重知识技能目标,轻情感态度目标

导学案上只列出学习目标,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教学达成,而情感目标没有体现在导学案上,要靠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误区2.虚设导学案,实为“一言堂”

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导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讲深、讲细,讲透,“导学案”形同虚设。

误区3.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

    “导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但并不是让老师将学生以“放羊式”态度放任与课堂中,这样的模式会出现很多知识漏洞。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

    误区4.重形式,轻过程

    在应用导学案上课时只重视学生自学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

     只有克服了以上误区,才能是导学案的应用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各种层次的学生才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效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是富有创新教育气息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精心编写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而对于以往特殊教育的重点是矫正或补偿学生的生理缺陷,这部分内容教师要潜移默化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只要有强大的毅力和恒心什么困难都能战胜。总之,任何一份导学案的设计都要在教师精心设计下完成具有不同的特色,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在学生反馈中去完善,群策群力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周国韬《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行动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国特殊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

[3] 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 王跃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 [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6] 杨红《小学数学拓展学案》 [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